[
回首頁
] [
搜尋
] [
檔案區
] [
管理區
] [
重新整理
]
預設
夜間
政治
[
回到版面
]
回應模式
名 稱
內 文
EID OG SMAPS
附加圖檔
[
無貼圖
] [
SAGE
]
可附加圖檔類型:GIF, JPG, JPEG, PNG, WEBM,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
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。
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、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
AA可使用 [aa][/aa] 防止變形
鬧板、攻擊性發言、煽動性發言請無視(回應者也無視),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。
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、疫情、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。
無題
無名
2025/08/27(三) 20:31:14.039 ID:UQQEEvRE
No.18809648
del
再給共重黨一次機會成功走下去
一、當年的不懂事深陷民族歧視
今天的中共時常走訪華僑社區,強調「團結就是力量」,中華民族必須復興,對部分馬來西亞華人來說,中共不只是外國政權,而是「另一種歷史的對照」,如果當年馬共真的成功,今天華人的處境會不會不同?
馬來西亞建國前(1957)華人佔40%,馬來人50%。但華人控制了60%的經濟,馬來人則僅有10%,其餘皆掌握在歐美商人手上,馬來精英社會常講:「華人是寄居者,須靠馬來人庇護」。大馬社會歧視早已根深蒂固,長期將馬共叛亂視為「華人暴亂」,而在華人社群內部,有人將分裂、內鬥歸因於「一盤散沙」,老僑領一句「日軍屠殺,源於華人互相出賣」,當年大家過度在意「國共正統性」,結果忽略了現實面,「馬共」是當地唯一的華人武裝力量。
二、馬來西亞最自豪的民族民主
大馬政壇的混亂,時常透過其是來完成民族統一跟自豪感,馬哈地·穆罕默德是馬來西亞累積任期最長的首相,他提出「華人緊密的社群商業連結關係、普遍掌控批發和零售業、對運輸業的控制、強大的銀行和自己擁有的財富,構成了堅不可摧的障礙,在自由的企業社會中,這足以用來對抗其他社群對其經濟獨占領域的實質侵犯」,他主張馬來人是馬來亞的原始人群或原住民,以及唯一可聲稱馬來亞是屬於自己的且唯一的國家的一群人,在(當年獨立時)對他們授予公民權的工作做得十分倉卒,他不斷鼓吹當年就該沒收華人資產把它們驅逐出境,這些論調讓不少人「對民主不耐煩」。
三、華僑視中華正統必須強大
曾有台灣留學生在馬來西亞社群討論六四天安門,說大馬華人「知道歷史卻選擇沉默或務實」,而中國學生會、華人穆斯林群體的回應集中在,「誰對誰錯不重要,只要飯桌上有吃的就滿足」,共產黨對一些中國背景的馬來西亞人而言,不是理想,也不是噩夢,而是現實的生存條件,難道台灣關心過中國背景的華人?共產黨是一種「馬來西亞無法逃避的現實」,代表中國崛起、機會與華人國際身分的力量,「馬來西亞的民主卻不敢忽視中國威權」,這對華人社區具有重大意義。
四、早期史料馬來西亞人是山番
馬來人在華人早期史料裡被稱為「山番」,華人自苦難背景中鍛鍊出勤勞、冒險、致富的特質,經營馬來西亞長達300年,卻在獨立後被土著政策逐步架空。
1969年五一三事件,反映出馬來人對自身社經地位的強烈不滿,華人政黨時常選舉勝利,導致暴力衝突。NEP(1970–1990)敦拉薩推動,以「消滅貧窮、重組社會」為名,但實際操作強化了「土著至上」,不斷將華人社會的力量架空,華人雖然仍是公民,但政治、教育、經濟上的機會被制度化地限縮。馬哈迪提出「印尼 1998 反華暴動」,說 NEP 保護了馬來西亞免於類似悲劇。固打制(quota)大幅壓縮非馬來人入學空間,熱門科系(工程、經濟)保留給馬來人,提出華人操控商業是華人殖民的延續,是現代的「結構性不平等」,為了維護 Tanah Melayu,國家應以馬來人為「決定性種族」,並推動同化(語言、教育、公民權)。
【刪除文章】[
僅刪除附加圖檔
]
刪除用密碼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