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
回首頁
] [
搜尋
] [
檔案區
] [
管理區
] [
重新整理
]
預設
夜間
政治
[
回到版面
]
回應模式
名 稱
內 文
EID OG SMAPS
附加圖檔
[
無貼圖
] [
SAGE
]
可附加圖檔類型:GIF, JPG, JPEG, PNG, WEBM,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
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。
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、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
AA可使用 [aa][/aa] 防止變形
鬧板、攻擊性發言、煽動性發言請無視(回應者也無視),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。
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、疫情、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。
無題
無名
2025/08/22(五) 11:30:06.597 ID:8IOEtJ9.
No.18808461
del
川普稱風電、太陽能發電「世紀騙局」W
綠色呆丸9千億白花 風電國產化跳票
https://www.ptt.cc/bbs/Stock/M.1724028651.A.6BB.html
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產業,台電多花9000億元購買離岸風電,原期待建立本土產業鏈,創造1.
2兆元產值,但是依據審計部決算資料,離岸第二階段遴選的西部海域10個風場,至去年底僅
允能二期達標,9座進度皆落後,其中海峽一期風場本土化目標僅達2成。審計部批評,經濟
部產發署態度過於消極。能源專家則說,歷經多年推動,卻看不到海外市場在哪裡,那麼多
錢是白花了。
歐盟狀告WTO 經部朝開放研議
歐盟7月底狀告世貿組織(WTO),指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,違反WTO規定,要求台灣
須在60天內提解決方案。經濟部官員低調表示,會持續與歐盟及WTO溝通。對此,經濟部長郭
智輝說,會朝開放方向研議,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,面臨轉折。
經濟部對離岸風電依產業發展項目,分為風力機製造與水下基礎等20項,在推動與導入時程
,從2021至2022年是前置期、2023年是第一階段、2024至2025年是第二階段。
在離岸風電的第一、二階段,台電每度平均花5.7元收購電力,20年合計花2兆元,扣除平均
購電成本後,多花9000億元。
台電配合購電 已花2兆元
當時政府信誓旦旦可創造1.2兆產值、2萬個工作機會,但根據審計部決算報告,在第二階段
遴選的10個風場,至去年底僅有允能二期的塔架、水下基礎及陸上變壓器等達到20項零組件
100%國產化,其餘9座都未達標。
沃旭大彰化東南與西南等2座風場,國產化達成率8成。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(CIP)的彰芳
一、二期,與西島、中鋼的中能則是3成跳票。海峽一期竟有16項目、高達8成未完成國產化
承諾。
即使達標率較高的開發商,其實也是政府「開後門」,以成立產業基金,做替代方案繞彎達
到,並非如得標承諾的採購國產貨。例如沃旭大彰化風場水下基礎與基樁,因國內廠商沒有
足夠能量承接訂單,無法做到100%國產化,最後只得由經濟部前部長沈榮津同意提出國內無
產製證明後,開發商成立產業基金輔導次級供應商、電銲人才,與設立機艙組裝廠等替代方
案,勉強過關。
審計部更指出,監察院2022年糾舉經濟部產發署,對部分風場開發商提出因有短期交貨需求
,以利取得「無產製證明」,就可自國外進口,產發署做為主管機關,對「無產製證明」卻
無規範,過了1年,還是提不出相關規範。
海外市場打不開 只打造世紀鋼
能源專家陳立誠批評,花大錢買離岸風電,結果只培養了一家做水下基礎鋼構的世紀鋼,但
拿的仍是台電付給外商的電費,根本沒賺到外匯。陳立誠直言,台灣想到國外賺離岸風電錢
是不可能,歐商風電很強,不需要台灣,亞洲市場太小,光大陸就把你打死,對岸積極發展
離岸風電,產業太強了,亞洲第一艘工作船就是大陸建的,越南在發展離岸風電 也有自己的
供應鏈,為何買台灣產品。
產發署解釋,9座風電場未達標,是因相關零組件國內無產製能量,或受新冠疫情影響。該署
指出,海峽一期風場已提報予能源署,考量是否裁罰。海峽風場則說,因接手較晚,現在達
不到國產化,未必不能符合,會持續努力。
經濟部官員表示,二階強制要求國產化,但在第三階前2期降至60%、開發商自選組合,明年
第3期,會再朝更鬆綁方向走。
無名
2025/08/22(五) 11:52:18.867 ID:Ycv.cZq2
No.18808462
del
https://www.nownews.com/news/6722245
川普這麼氣就是因為這些號稱綠電的東西是中國在主使的
難怪之前黃士修會說反核就是反美賣台舔共
無名
2025/08/22(五) 11:55:03.653 ID:.aDHcXoY
No.18808463
del
你所說的內容都跟公投百分百無關。
公投主文就是個假議題,為什麼不直接同不同意重啟核三?
不要被這次的公投題目騙了,說真的這公投重點一直以來都不是在核三,這公投的重點其實是「經主管機關確認安全無疑慮後」這句話,其實就是一個包牌的假議題。
就算過了然後呢?主管機關確認不安全的話結論不是一樣🤣
台灣目前確實不缺電,不過隨著未來產業發展,每年電力需求評估大約是多2%,發展多元能源是正確的方向,新世代的核能機組確實也是可以列入考量的,而不是拿效率不彰而且有安全疑慮的老舊機組來重新啟用,真的要就認真通盤討論整體的能源計畫,然後直接著手新的能源技術的發展,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,而不是拿這種包牌假公投出來讓人民吵翻天,真的要就核124都拿出來一起講🙂
反正四座廠還有能夠擴充大概20部機組的空間,直接拿來增設符合環保綠能規範的第四代核反應爐。
中央也說過要發展新世代核能啊👍
然後全國各縣市都蓋核電廠,保證阿共不會打過來,既安全又不限電,實現用電自由
難道藍白以為同意是贏了嗎? 笑死 真的把輸贏的自爽精神勝利法
【刪除文章】[
僅刪除附加圖檔
]
刪除用密碼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