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回到版面]
回應模式
名 稱
內 文
附加圖檔[] []
  • 可附加圖檔類型:GIF, JPG, JPEG, PNG, WEBM,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
  •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。
  •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、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
  •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,再按下 [送出] 按鈕提交。
  • 鬧板、攻擊性發言、煽動性發言請無視(回應者也無視),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。
  • 新介面尚處於測試階段,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管理員或於程設交流版反映。

檔名:1569694136250.jpg-(263 KB, 850x1202)
263 KB
大家好我又來轉貼逼乎暴論了無名19/09/29(日)02:08:56 ID:sSCK77ckNo.365023del
個人猜測,如今的通俗小說都不太容易成為200年後的所謂世界名著。不是因為他們的作品不好。而是因為,大人時代變了.jpg。

首先我們說什麼是通俗小說,直白一點,其實就是故事書。那麼以這個角度來衡量的話,是不是包括托爾斯泰,雨果,狄更斯,奧斯丁,福樓拜之類的名家,都還算挺通俗?他們的閱讀門檻不高,而且故事講的非常棒。那時候“講好故事”和“文學成就”這兩件事情的交集還很大。事實上,他們的小說在創作的當時,也的確承載著一定程度的娛樂功能。

但在今天看,他們都躋身世界名著櫃檯上。為什麼他們可以?一部分原因是,今天關於講故事的大部分技術和套路,都是那個年代通過他們這些人開發並完善的。他們是技術層面上的先驅者和開拓者,理應留下姓名。另一部分原因是作品的時代意義等等因素,這個跟本文關係不大所以不說了。

直到在一個時間節點上,時代變了,作家也變了,小說的創作也變了。這個節點就是影視的出現。人們發現,通過畫面和鏡頭來敘事,效率遠超文字。所以為什麼還要通過小說獲得故事呢?看電影去不是更好,又方便趁黑牽妹子的小手……

於是小說的娛樂功能被弱化了。小說的藝術是不是就要被替代,被淘汰?對於這個問題,後世我們稱之為現代派作家的一群人,給出了答案:不是,小說還有講故事以外的功能,而其他藝術形式無法呈現。

現代作家們拿出了意識流啊,荒誕派啊,魔幻現實啊等等這些奇形怪狀的東西來。他們成功的證明了小說這種藝術形式的獨特性無可替代,但很無奈這些東西門檻實在太高,幾乎沒有任何娛樂功能,受眾狹窄。也被一些人鄙夷的稱為是小眾群體的自嗨。但不可否認,這裡面的確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和技術升級。

最後一位現實主義大師毛姆,生活在現代派登堂入室篡位奪權的門檻上。他作為舊時代的看門大爺,就在月亮與六便士的序言中感慨過當時的境況。懶得翻書,我就不粘貼了。

也是在那個時候,所謂的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開始漸行漸遠。我個人認為,這個分化的起點,就是嚴肅文學基本放棄了講故事,通俗文學則基本放棄了講故事之外的其他東西(這樣說其實也不準確,但大概領會這個意思就得了)。相當於兩兄弟瓜分了老爹的遺產。

那回到問題,為什麼說如今的通俗文學不容易登堂入室了呢?一方面從技術上,他們用的還是老爹留下那一套,幾乎沒什麼升級。因為這套技術發育到這個程度,基本也就到頭了,太完善了,足夠用了。馬爾克斯說,單純講故事,大仲馬就是極限(大概這個意思)。可見講故事的技巧,早在那個時期便已經熟透。包括金庸,他把前人的技術移植到了武俠這個類型題材上。而且運用的爐火純青,青出於藍,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。但要說對於技術本身的更新迭代…好像也談不上很多。所以說如今的通俗作家,失去了作為技術先驅的機會。

另一方面通俗小說的娛樂功能雖然削弱了,但仍然還在發揮作用。所以必須照顧讀者,不能太高冷,太內涵,太逼格。甚至有一些極端的作品,直接降格成口水文,小白文。跟正八經的嚴肅文學又沒法比。

在今天,很多人覺得“講好故事”和“文學成就”這兩件事情的交集已經非常小了,甚至還存在著嚴重的衝突。這個觀念不一定正確,但是這裡面能反映出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。所以通俗小說想在文學史上留一筆,不那麼容易了。

僅個人觀點。略顯片面。可能有誤。

www.zhi%%hu.com/questi@@on/347581042/answer/836394255


【刪除文章】[]
刪除用密碼: